人們對生活想像的多元化,漸漸讓島內移民、尋覓淨土,成為許多人一輩子努力賺錢所想要追求的夢想。我與我的先生從不到而立之年開始就有著如此的想望。只是,我們等不及賺夠錢的那一天就早早流浪到台東了。為的是更接近土地,找回一些自己身為人的生存感。
不少人對移民者投以欽羨的眼神,誤以為台東島內移民的生活是天天望著藍天碧海上倏而變化的朵朵白雲。或在一片綠地上,潔淨而優雅地坐在自己蓋的房子前,喝著咖啡望向海洋,享受無憂的日子。然而,對於目的不在農地上種出農舍豪宅的新移民來說,移民的過程一點都不夢幻。因經常往返兩地,新移民第一件事情往往是要能有個可以遮風避雨可過夜的地方。而小老百姓諸如我們,所能負擔的不外乎是當地年久失修的平房或老屋。在巧妙的機緣下,我們很幸運地在小村子裡找到一間一層的老平房。
安住第一步– 觀察
這間部落裡的小屋離海不遠,沒什麼遮蔽物,風大日照強。據說,前面數位房客都是短暫停留,住不長久,原因是水泥磚房與光禿禿什麼都不長的院子住起來太熱,房客多半不消一兩個月就都被台東的熾熱給擊退。入住部落小屋後,觀察與調節微氣候環境,讓自己得以安住就是我們的第一項功課。
調節微氣候– 辨識日出日落的方位
站在屋前,我們很快地發現,每天早上陽光會從太平洋的方向升起,照射著我們的東面牆壁,特別是我們的臥房。一望無垠的海面像鏡子般,反射著光,你不需要鬧鐘,陽光就會把你照得暖呼呼,不得不起床。東曬的牆壁在夏天吸收強烈的陽光後,到了晚上不斷釋放熱能,這也讓我們的臥室悶熱難耐。
為了讓小屋生活早日舒爽些,解決熱源自然是第一要務。應用植物綠簾當然是首選。
我們在五金行買了一卷方格尼龍網,從屋頂往下一攤開,固定住後,就在東面牆角下種下阿美族友人送給我們的豆子。由於是當地保留許久的種子,豆子對環境因素相當適應,沒多久就發芽,長出綠綠的葉子後,努力地把陽光轉換成能量,快速地往上爬,在東牆前形成一片綠色簾幕,很是自然而美麗。夏天的清晨,陽光被這一片綠簾阻隔在外,提昇了睡眠的品質與舒適度。
此外,原本全天受東西曬影響的前院,我們也應用當地的素材,竹子與木頭架起遮陽棚,在社區原有的花台種下百香果,不出多久,棚架爬滿了百香果。開花時,花朵兀自綻放美麗,吸引昆蟲前來授粉,讓人忍不住讚嘆。之後結實累累,酸甜健康的水果更滿足我們味覺的慾望。
房子的西邊因為緊鄰另一戶人家,幫我們擋住西曬日照,除了前院在下午的時候稍有日照外,沒造成生活上太大的不快。兩戶之間倚著一片屋簷緊緊連接,雖有些隱私上的缺點,但屋簷遮陽所營造的廊道反而塑造出一道通風口,不時為西邊的房間引來涼風。
山、海之風
風,也是部落小屋生活的一大挑戰。冬天風向與太陽升起的方向相差不遠,多是從東方與東北方向吹來,這個方向也正是我們的小屋最沒有遮蔽的一處。
植物成長茁壯至得以阻風需要一些時日,因此防風的工作不像綠簾一樣能快速有效。我們先在迎風處的矮牆邊種植快速可食的植物,例如木瓜,同時間也種下耐風的植物例如月桃、金桔、肉桂等多年生的植物。主要的策略是在從海面來的強風來襲時,能通過多層次的植物,降低其威力,讓我們位於迎風面的廚房使用起來舒適些。當然,平時需搭配一些行為的調整,例如適時地開關門、窗,也能增加通風或在強風的時候,不致於感到不舒適。夏秋之際,白天陸地炙熱,晚上散熱後,較涼爽的空氣會從山上往海邊吹拂,讓臨海不遠的我們,得以仰賴大自然自我調節的特性,稍微紓解炎熱感。
密集使用空間的能資源規劃
除了調整環境的物理性條件之外,接著就是營造一個具有能源用效益、舒服的社交生活的核心空間。在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的設計概念中,我們通常稱它為第一區(Zone 1),也就是在一個基地中,居住者使用最頻繁的區域。這個區域的重要生活元素包括能源、食物、水源,等。部落小屋由於佔地面積小,動線相當簡單,因此整個房舍周邊都可以被視為一個密集的生活使用空間,將它以第一區的概念來設計。因此,各項生活的重要元素都圍繞著房舍,朝向更又效益的方向來設計。
廚房菜園
小屋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外乎是吃。因此,部落小屋周邊空地被設計為廚房菜園,剛搬進來時,小屋旁的空地幾乎沒有土壤,幸而海邊防風林下的柏油路上以及產業道路的山溝中,經過多年的四季榮枯,早已累積厚厚一層有機質與腐植土。我們拿著鏟子、一手一手地收集這些珍貴的土壤成分,帶回小屋旁儘是石頭的地面來營造植床。ㄧ年生的蔬菜以當季適合種植的種類為主。為了減少維護照顧的時間,地面上以地瓜葉、薄荷低矮植物等來擔任與雜草競爭的角色。此外,二年與多年生可食植物,例如辣椒、九層塔、茄子、蔥、韮、蘆筍、香茅、鳳梨、番茄、空心菜,以及自己搬進園子的野菜,如昭和草、龍葵等也都是這小空間的成員。這些成員高高低低彼此錯落,除了能充分應用空間外,某些植物也能彼此互惠,達到避敵、驅蟲的效果。而為了讓廚房小菜園的生態達到平衡,得以自我支持,我們在菜圃間以輪胎作為支撐,營造了一個可愛小巧的水池,之後放入水生植物與小魚抑制孑孓。而有了水,許多種不同的昆蟲都被吸引而來,特別是蜘蛛喜愛在水池上方佈下天羅地網,等待獵物。如此,抑制菜園蟲害也是功不可沒!
在住家外設置廚房小菜元的目的是提升每日烹調所需蔬食的自主率。雖無法達到百分之百自主,但能在清晨踏出房門,隨手拈來一手綠色時蔬,打入自家生產的雞鴨蛋烹調成香噴噴的野菜蛋餅。一天,可以這麼幸福地開始。
樸門永續設計追求的不是簡陋、原始的生活,而是適切、方便而有理的簡樸生活。因此落實系統性的整合設計概念就更加重要。有了廚房小菜園,就不能僅僅仰賴遠方靠著長長水管送到家裡的自來水來澆灌。台東雨量雖然不高,但每每降雨,雨水會嘩啦嘩啦地從小屋的屋頂如小瀑布往地面沖。我們不忍水資源就這麼流走,於是在屋頂的洩水口下方設置了雨水桶。水桶上方則用輪胎做成網蓋防止蚊子進入繁殖。一般情況下,午後的陣雨甚或傍晚的微雨就能讓水桶有所進帳。而在諸如台東這樣乾濕季分明的氣候區,若空間足夠,可設置容量較大的雨水桶,把握一次降雨的機會將水桶儲滿。而在台北降雨頻繁且空間較不足的區域,則可使用容量較小的雨水桶。雨水富含微量元素,不僅能用來灌溉植物,而經過簡易沈澱的雨水可減少水中雜質,用來清潔農務後換下的衣物也很適合!
使用過的中水,如何能夠不隨意排放而污染到土地,也是部落小屋的重要設計。這間老屋原本的廚房用水以及洗澡水都會直接排入屋外的小溝,接著排到鄰地。為了避免蚊蟲滋生,我們將小溝填滿礫石,並在小溝末端栽種一群植物,包括香蕉、野薑、天堂鳥等較耐陰影的植物。這些植物的平日灌溉就倚賴每天家庭烹飪、洗滌、洗澡所產生的中水,可以說養分源源不絕。也因此,我們得以順利地收成一串串肥美的香蕉。這樣的設計,也讓我們更加關心、注意清潔用品的種類是否天然、無毒。
部落小屋的生活很簡單,沒有冷氣、沒有電視。天冷加件外套、天熱少穿些,是適應天氣變化最基本的方法。因此最大的能源使用是每天烹飪所需要的燃料。除了瓦斯之外,我們學習以更節能的方法來烹飪。
樸門的設計原則之一是收集、儲存在地能源。夏天炙熱的陽光自然是不可不把握的能源。一大早,我們拿出自製的太陽能鍋,在下田工作前將米洗好,放進具有三片反光片的保溫空間中,不出兩個小時就能將一鍋飯煮熟。善用陽光的能量慢慢烹調雖然聽起來耗時,但實際上一點都不需要用到柴火、瓦斯,也不用擔心食物燒焦或溢出,在戶外烹調更可以減少房子內因為瓦斯而熱烘烘的窘境,事實上是省能又省時的方法!
秋冬之際,是天涼適合用火的時候。善用自然掉落的枯枝、樹幹等生質能源來烹調比起使用瓦斯這外來進口能源來得有效益。喜愛窯烤的我們,在小屋前院角落手作了一座土窯。由於保溫設計良好,只要到樹林下收集掉落的枯枝,就能起火烹飪。由於烤窯空間較大,且一次起火可達五六百度高溫,為了善用能源,我們總會邀請鄰居、朋友一起來享受窯烤的樂趣。披薩、麵包、時蔬、鮮魚、烤雞、音樂、小酌…餐後,用自製的高效能火箭爐煮水泡茶解膩。這時候總是藉由共享食物自然而地創造社區感的歡樂時刻。這樣豐富幸福的一餐,因為不需依賴瓦斯而多了一層意義與依靠自力生活的樂趣。
自力生活從能源、水、食物開始
檢視一下我們的生活,基本、卻與生存有關的重要事情不外乎是能源、水、食物。除此之外,就是非物質的需求:健康、愛與靈性生活。我們在部落小屋的簡單生活也由此出發,盡可能地學習讓生活中這幾個重要生存要素有更多選擇、更多可能性。環境條件縱然樸素簡單,卻有幸能夠因著如此的生活選擇認識人生目標接近的友人。這樣的基礎,讓人與人間的互動存在著單純的幸福感。
自力、幸福的生活無需擁有一塊土地才能實現。即使僅有都市中一個小小的陽台、屋頂也充滿可能,重要的是有勇氣與動力去夢想、追求跳出框架的自力生活,一步步地從自己的現況、條件開始。一旦起步,也許你很快就能說:其實,真的沒那麼難!
<原文刊載於GREEN [綠雜誌] Vol.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