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日期: 2013-10-22~2013-10-22
上課日期: 2013-11-08~2013-11-13
上課地點: 重慶合初人自然農園
授課老師: 孟磊(Peter Morehead)、江慧儀、重慶洪湖鎮講師群
課程費用: 2100RMB元
課程介紹:
2013樸門永續設計與傳統手藝實踐工作坊
時間:2013年11月8日晚-13日
地點:重慶合初人自然農園
緣起
2012年4月,應重慶合初人文化傳播社邀請,臺灣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孟磊(Peter)、江慧儀將樸門永續設計課程帶到成都與重慶。在成都,超過70位城市農耕愛好者、生態農友參加了課程,通過導師的介紹和引導實踐,學員對樸門的倫理、原則、方法有了全面而基礎的瞭解;隨後,部分學員在兩位元導師的帶領下,來到重慶合初人自然農園,進行樸門設計實作練習,運用樸門原則和方法一起對農園生活區進行了部分改造,同時讓農園生活區條件大為改善。
課程結束總結時學員們感受到,樸門永續設計不只是空談理論的研究,而是關於行動,關於改變行為,也關於應用在土地和社會上的技術,只知道樸門倫理和原則的內容是很難想像一個樸門永續設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而樸門所採用的眾多具體策略和技術是參照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來做出選擇的,我們所認識的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動物等大自然的各項元素和運行法則,將告訴我們如何和何時要做什麼事情。因此,在實踐中學樸門永續設計才能理解這一系統的真正奧秘。同學們也表示要把樸門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也期待可以延續學習樸門,希望更多人加入到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多餘的永續生活實踐中。
大地旅人的兩位老師表示,樸門很重要的是通過汲取傳統智慧,結合現代的生態知識與技術進行設計,以利於保存生物多樣性、能源、水、土壤、傳統智慧;大地旅人非常希望在樸門課程中加入更多大陸鄉村依然留存的傳統智慧與農耕文化,並將之帶給臺灣樸門同學,兩岸樸門同學也可借此增進交流與學習。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2013年11月8-13日,臺灣大地旅人將再次來到合初人農園,帶領臺灣樸門同學和川渝樸門同學,通過實踐樸門設計與學習重慶洪湖傳統手藝,體會樸門永續設計與傳統智慧融合帶給生活的影響。
期待您的加入!
課程講師:臺灣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孟磊(Peter)、江慧儀
重慶洪湖鎮鄉村手藝人林志成、黃叢文、杜春文、周詩祿及愛人
導師介紹參見隨文附件,樸門及臺灣大地旅人介紹請查閱大地旅人網站https://earthpassengers.org或閱讀《向大自然學設計》、《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等資料。
課程內容:
所有課程與活動均以樸門永續設計為架構,針對農園實地情況進行設計規劃練習,並在其間穿插學習當地傳統手藝。
1. 樸門永續設計與實作:
- 農園生產區設計、配置與實作;
- 生產區多年生與一年生植物社群的設計建置;
- 生產區休憩空間設計與建設等。
2. 傳統手藝學習:
竹編、木工、屋瓦搭蓋、傳統食物醪糟、豆瓣、黴豆腐
活動詳情:
時間:2013年11月8日晚—13日,共5.5天
地點:重慶合初人自然農園(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坪灘村桂林小學內)
主辦方:重慶合初人文化傳播社
支持機構:香港社區夥伴(PCD)
報名資訊
報名須滿足以下條件:(請留心閱讀)
- 有樸門課程學習及實踐經驗者,優先考慮;
- 願意與其它人分享自己的實踐;
- 能夠預先查閱樸門永續設計的相關資料,並對永續設計有初步理解及認同;
- 能夠全程參與;
- 注:本次工作坊只接受不超過25人的申請。
費用
培訓費用:2100RMB/人,包括:
*所有學員平攤費用(導師授課、材料、工具):1295RMB/人
*臺灣同學的食宿費:110元/人/天*5.5天=605RMB/人
*臺灣同學重慶往返農園交通費:200 RMB/人
.有困難者可申請減免培訓費用;
.台灣重慶交通費自理。
注:
* 農園租用鄉村小學為生活區,離重慶市區100公里,離洪湖鎮5公里。宿舍為原有教室,條件簡樸,一間教室可住10人左右,無法提供單人間或標間。
* 此次工作坊為非盈利性,學員繳納培訓費所不能覆蓋的費用,如導師臺灣往返重慶交通費、個人意外保險,不足部分將由主辦方重慶合初人文化傳播社承擔。
報名方式
- 請於10月18日前將申請回執電郵至hcr0123@126.com並電話短信確認:燕子,18223362648。
- 主辦方保留名額審核的權利。我們會在10月20日回復郵件確認報名。
繳費方式
請收到報名確認後一周內繳清培訓費用,打款後請電話確認,10月28日前提出放棄參與培訓者,扣除10元手續費後將退回其餘培訓費用,10月28日後提出放棄恕不退費。
- 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重慶榮昌安富支行
- 帳戶:羅燕
- 帳號:95599 8047 1277 3088 16
導師介紹
1. 孟磊Peter Morehead
(臺灣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培訓師/設計師、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認證教師/設計師、臺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創會理事長)
1999年在澳洲完成樸門永續設計認證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師從Geoff Lawton,實踐樸門設計13年。2006年在美國完成Permaculture的專業教師認證課程,為臺灣第一位受過樸門永續設計教師認證的講師。專長為系統性永續設計、適切科技研發、都市空間的再生資源設計、都市空間生態化利用規劃與教學(陽臺生態化利用、社區堆肥系統、雨水回收、被動式太陽能設計)、土壤重建、生態友善種植等。著有《向大自然學設計》、譯著《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等書。
2. 江慧儀
(臺灣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專案總監、臺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理事長、樸門永續設計師、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前常務董事)
自1995年起投入環境教育專業,2000年起在孟磊的耳濡目染下認識樸門永續設計,於2008年臺灣第一屆永續設計認證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中取得修業證書,師從Robyn Francis。近年致力於都市樸門永續設計、社會性的樸門永續設計。2010年1月為學習多元的樸門設計教學方法,前往夏威夷向北美第一代樸門永續設計教師取經。2011年在澳洲Permaculture College Australia完成教師認證。專長為環境教育教學法、課程設計、學校與社區能源教育、領導力課程帶領。
3. 林志成(重慶洪湖鎮稱沱小學退休教師)
八年前退休後,林老師回到老家農村開始學做竹編,一邊打發閒暇時間,一邊增添家裡的用品。問起學做竹編的原因,林老師分享說:“剛開始也只是想到為家裡添些小東西,不用到街上去買了。其實想來,這是我們的老傳統,等老一輩走完了,年輕人又沒有學會,那這些就真的沒有了。”
4. 杜春文(重慶洪湖鎮坪灘村人)
現年66歲的杜爺爺,二十幾歲開始跟著師傅學打石頭,蓋房子。在不斷的觀察和實踐中,學會了打土牆,蓋瓦。他家的土坯房從夯牆到蓋瓦都是自己完成的。杜爺爺非常喜歡年輕人學習農村的各種技能,他說:“不管是在農村學種地,蓋瓦房,都要去實踐。我嘴巴上說了怎麼做,大學生肯定聽得懂,但操作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蓋瓦房一定要上房實踐,才能鍛煉出真功夫。”
5. 黃叢文(重慶洪湖鎮坪灘村人)
68歲的黃爺爺一直務農在家。從2010年開始與重慶合初人自然農園合作種植生態蔬菜,面積約一畝,參與CSA配送。黃爺爺三十多歲開始學木工,跟師傅走家串戶為農家做傢俱,如木凳,桌子,床,農用具等。他說:“做木工,需要一整套的工具,砍樹,去皮,劃線,分割,鋸木,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喲!要學就慢慢來!”
6. 周詩祿及愛人(重慶洪湖鎮三合村人)
周老師是洪湖鎮畜牧站的獸醫,平日多在家種地。80年代,因看到《參考消息》上登載日本拒購我國“農藥超標”大米的消息後,周老師開始關注化學農業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並因其強烈的健康意識和對家人的愛,立即在自家田地裡實踐拒絕農藥化肥的傳統農耕。三十年來的有機耕種堅持,周老師說最支持他,與他最合心的就是他的愛人。他的愛人擅長用自家種植的健康食材,做各種特色小吃或傳統食品,如豆豉、豆瓣、糯米醪糟(又稱米酒或酒釀)、鹹菜、豆腐乳等。這些才是食物最自然的味道,也充滿著最樸實的人情味。
重慶市洪湖鎮農村傳統手藝現狀
在重慶長壽區洪湖鎮農村,到處可見竹子,竹編是大多數村民的“家常手藝”。被大家公認的“竹編能手”所編制的竹器也基本是自用。出於生計的考慮,有人會將自己編的竹簍、背簍、涼席等竹器拿到集市上銷售。當地也有專門收購各種竹編製品來賣的商人。竹簍之類的小型竹器價格都不高,平均每個不到二十元,編一個竹簍大概需要半天,利潤很微薄。
洪湖鎮的農村,現在還留有不少土坯瓦房。這些房子都較破舊,大部分住的是老人,年輕人都住進城裡的樓房了。可土坯瓦房冬暖夏涼,特別是在重慶高溫的天氣下特別涼爽。瓦房需要定期的維修和清理,才能延長使用年限。上房翻蓋瓦片,需要的不光是技術,還要有足夠的膽量。
在村裡,會這些傳統手藝的都是老人,年青一代會竹編、蓋瓦房的幾乎沒有。“年輕人嫌幹這種活賺不了大錢,又辛苦,都不願意學這門手藝了”會竹編的周師傅略顯沮喪地說道。杜春文爺爺也告訴我們:“如果有人來學,我願意把我積累的經驗跟大家講講,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願意學了呀!”如果這種現狀持續下去,也許這些伴隨鄉村生活走過久遠時空變遷的傳統手藝將在我們眼前消失……
主辦及支持機構介紹
1. 重慶合初人文化傳播社
重慶合初人文化傳播社,是2003年10月在重慶市民政局註冊成立的公益機構,由重慶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合初人以“本體健康”為核心理念,以“幸福生活社區課堂”為實踐平臺,通過實踐探索、行動研究,宣導社區參與的平民生態生計和城鄉社區平民文化建設與互動,探索增進平民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的有效途徑。
合初人在重慶市區設有部門—新市民文化教育研習中心,在重慶鄉村設有部門—農耕與鄉村文化發展中心,在重慶市郊建有一座農園,主要工作領域是農民工人文社會教育、消費者教育、城鄉互助、自然農法和社區支持農業、以及包括耕讀傳承和現代半農半X生活實踐在內的可持續鄉村社區發展。
合初人網站:http://www.hcr0123.org.cn
2. 香港社區夥伴(PCD)
香港社區夥伴是一個社區發展組織,於2001年5月由嘉道理基金會創辦及資助。嘉道理基金會成立於1970年,創辦人賀禮士·嘉道理勳爵一直秉持”助人自助” 的信念。
社區區夥伴相信,每個人不管物質如何匱乏,都有權利和能力與別人丶大自然以至整個世界和諧共存,過有尊嚴而可持續的生活。社區夥伴理解的”可持續生活”是在互助關愛,自力自足的社區裡,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過著簡單知足,充滿安全感和創造力的生活。
過去數年,社區夥伴與社區和相關人群一起努力,著重保育生態環境,尊重傳統和鄉土文化,恢復人們內心與大自然的聯結,探索實現可持續生活的道路和方法。
社區夥伴網站:www.pcd.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