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線的盡頭

你,喜歡吃魚嗎?

如果你喜歡吃魚,那麼你是否知道盤中的海鮮是從哪裡來,有什麼樣的生命故事嗎?

十一月底,繼東港的黑鮪魚祭之後,台東也跟進舉辦起旗魚祭,希望帶動觀光熱潮。就如黑鮪魚祭一般,旗魚祭主打的是旗魚創意料理以及體驗鏢旗魚的漁民文化,除了邀請民眾品嚐八種方式所烹調的旗魚,還分享海上獵人乘風破浪的鏢魚故事。

在開始深入瞭解魚的故事之前,我熱愛品嚐所有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鮮,也喜歡類似鮪魚祭、旗魚祭、曼波魚祭等等的色香味俱全、更能瞭解漁民文化的饗宴。 但是,待我對於海洋生態、漁業文化知之愈深,我越來越想知道自己吃下肚的魚有怎樣的生命故事?又或在海洋裡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而我們,在貪圖口腹之慾的 同時,不知不覺之中究竟又對海洋生態造成了什麼樣的衝擊?

海中獵豹

旗魚和鮪魚一樣,都是海中霸王,海洋生態系中的上層掠食者。牠們體型流線,泳速飛快,最高可超過時速一百公里,如同草原上的獵豹一樣,在海中閃電般 地追捕鯖魚、鯷魚、鬼頭刀等小型魚類為食,其勇猛迅速經常嚇得魚群驚慌失措,甚至躍出水面。在過去,旗魚的身長往往可達四公尺,甚至五公尺,但是近年來因 為捕撈過度的原因,導致捕獲的數量越來越少,魚的體積也越來越小。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鮪魚身上,尤其是近年來名聲響亮的海中珍饈黑鮪魚。全球海域共有三種類的黑鮪:大西洋黑鮪、南方黑鮪及太平洋黑鮪,而這三種黑鮪 全部呈現族群數量下滑、捕獲體積變小的現象。其中南方黑鮪更被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嚴重瀕臨絕種(Critically Endangered)」之物種,比起瀕臨絕種(Endangered)」貓熊更為瀕危,也就是說,當我們大啖盤中的黑鮪魚時,幾乎就像吃著貓熊肉一樣! 而雖然大西洋黑鮪和太平洋黑鮪並未被列入瀕危名單,也不是因為其族群數量豐富,只是因為資料不夠,不足以判定罷了,但是全球性的魚群減少與體積縮小,卻是 不爭的事實。

水銀蒐集器

旗魚和鮪魚都是海洋裡的頂級掠食者,處於食物鏈的頂端。食物鏈是生物圈中能量傳遞的過程:海中的藻類和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攫取太陽的能量,再透過一 級消費者(如磷蝦或浮游動物)、二級消費者(如沙丁魚或秋刀魚),有時甚至還有三級消費者的層層傳遞,最後成為頂級消費者(旗魚、鮪魚、鯊魚)的能量。浪 漫一點想像,如果我們食用了食物鏈頂端的魚類,就等於擁有了整個大海的能量!

不過,如果實際一點想像,除了能量之外,其實另外還有一樣東西也會經由層層食物鏈傳遞,那就是污染,這個現象稱為生物累積作用或生物放大作用。生物 累積作用主要發生在分解或排出不易的重金屬(如水銀)以及毒性有機物(如多氯聯苯)上。假設浮游動物體內各有一單位的水銀,吃了一百隻浮游動物的沙丁魚就 含有一百單位的水銀,吃了一百隻沙丁魚的鮪魚的水銀單位將放大至一萬單位的水銀量!

那麼我們人類呢?比起鮪魚等海中霸王,人類可是更高級的掠食者,我們是否曾思考過,在吃下高等掠食性魚類的同時,究竟在體內累積多少水銀或多氯聯苯呢?

養人不如養魚?

喜歡海鮮的我曾經天真地以為,如果不吃野地捕撈的魚鮮是否就較為健康且符合道德?瞭解之後,發現大部分答案竟然否定的!尤其是針對食物鏈上層的生物而言。

珍貴的黑鮪魚如果能成功繁殖,對於財團來說,將帶來一大筆豐厚的利潤來源。但是因為黑鮪魚的生活史尚未有透徹研究,無法從小開始繁殖,因此現在所謂 的黑鮪養殖,其實是誘捕年幼的鮪魚,並圈養在特定海域中直到成熟再捕撈上岸買賣。如此的「黑鮪養殖」完全扼殺了鮪魚在野外產卵、自然繁衍的機會。另外,體 積碩大的黑鮪魚也是食量驚人,生產一公斤的黑鮪需要二十公斤由鯷魚、鯡魚和沙丁魚所組成的魚飼料,而二十公斤的鯷魚、鯡魚和沙丁魚,又能餵飽多少人呢?

除了珍貴的黑鮪魚,其實我們一般超市買得到的養殖鮭魚也有同樣的情形,因為鮭魚也屬於食物鏈上層的肉食性魚類,所以牠們的飼料裡包含了從許多小魚製 造而來的魚粉及魚油(另外還有一些抗生素與促進購買慾望的色素),生產一公斤的鮭魚約需要三公斤的魚飼料,如同黑鮪,這樣飼料的來源也是從野性海洋中所捕 撈而來的小魚。

成為「底食動物」

我曾經以為海洋中沒有像陸地上如熊貓、犀牛一樣瀕臨絕種的生物,我錯了;我過去認為海洋很健康,吃海魚是安全無虞的,我錯了;我覺得養殖海鮮比起野生海鮮應該較為健康且環保,我可能也錯了。所以,在這麼多的考量與限制之下,難道我只能戒除最愛,就此拒絕海鮮嗎?

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愛海鮮,我們其實可以有其他選擇。作為一位海鮮愛好者,我們應該擁有更多關於海洋、海產的知識,應該更明瞭自己所吃下去的食物從哪 兒來,有何影響。綜合上述三項食用海鮮的負面影響,我們可以發現其間的共通點,就是它們都屬於食用食物鏈頂層魚類所造成的衝擊。因此,雖然人類有能力打敗 海中霸王成為海洋食物鏈的頂尖佼佼者,但是在目前海洋生態健康快速惡化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選擇當個「底食動物」較為明智。

所謂成為「底食動物」,就是在選擇海鮮的時候,主要以食物鏈底層的生物為主,諸如水母(海蜇皮)、蚵仔、淡菜、魷魚、虱目魚、沙丁魚、鯷魚、鯡魚和 鯖魚等等。但是當然還是有例外,例如海參,因為可食用的海參種類有限,而這些種類已遭到過度捕撈;目前,野生鮑魚也有過度捕撈的情形,加州的白鮑甚至已瀕 危。不過這些脫離「底食動物」原則的個案就需要另外深入的瞭解了。

養殖海鮮的問題通常在於不當的養殖過程會破壞海洋環境,添加物會傷害我們的健康。所以如果養殖的方式環保永續,養殖海鮮也可以是一個良好的選擇,如養殖的鮑魚品質甚至比非法過度捕撈的野生鮑魚還好!但養殖方式永續與否,也需要消費者對養殖業的瞭解。

標示的重要

每一樣海鮮都要消費者自己深入瞭解?!這對於個人來說是一個多麼浩大的工程。現在台灣許多農產品都開始推廣生產履歷,消費者會知道所吃的蔬菜、水 果、肉類是哪裡出產的,甚至如何生產的。台灣的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TAP)亦有包括水產養殖,消費者可以知道養殖海鮮的生產者是誰,並能追溯其生產過 程,甚至前往參觀養殖場。但是因為目前的制度採自願制,僅由生產者自行申請,因此有履歷者仍不多。更多資訊可參考「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TAFT」。

再者,現行的產銷履歷制度並未包含野外捕撈的海鮮,在新聞時時報導大陸黑心大閘蟹、黑心烏魚子的同時,我們無法知道漁港或魚市場裡的海鮮,是不是從 長江河口重度污染的死亡海域,或是破壞公海海床的底拖漁業捕撈而來的。在消費者提高永續海鮮的意識之時,除了自願性水產品生產履歷之外,政府與企業也應該 更主動提供足以讓消費者辨識永續海鮮的資訊,包括生產方式、捕撈地點、捕撈方式以及物種名稱。這做起來並不難,日本和歐洲都已經做到了。

台灣是四面環海的國家,海產是我們日常熟悉的食物,在我們日漸重視飲食健康與環境永續的同時,為什麼,我們要獨漏掉海洋呢?

參考資料:

海鮮的美味輓歌,Taras Grescoe著,時報出版
西太平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書評估研討會
影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