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水資源?讓地景作工!

台南大洲社區_生態花圃5

近幾年,雨水收集再利用的觀念日漸受到注意。因此,受邀分享此主題的機會也愈來愈多。在分享一開始進行時,我們總拋出一個問題讓參與者想想:「收集雨水最好的地方在哪裡?」參與者的答案也不難想像:「雨水桶!」然而,且讓我們更深入地想想,在雨滴進入雨水桶之前是如何形成的?又歷經多少旅途?多長的時間?當我們從整個水循環的層次去探討,便可以理解,收集雨水最好的地方其實是「土壤與植物」。

健康的土壤能夠涵養比本身重量高出數倍的水份。地面下綿密的根系、微生物與菌絲所形成的綿密網絡,就如同海綿一般能夠吸收大量的水,讓土壤成為地球上最重要的地下水庫。這水庫不僅儲存水份,同時也支持著地面上植物的生長。植物在蒸散作用中將水份送回大氣形成雲朵,在適當的情況下凝結後形成降雨。至於有多少比例的降雨會形成逕流,又有多少比例得以被土壤吸收、補充地下水?答案與一個區域的地景(地形、鋪面性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無論桶式收集或透過地景收集雨水都可以遵循參考以下數個原則:

‧    長期與仔細的觀察:了解基地雨水的流向、哪裡有收集水的面積(例如,屋頂、路面,等)

‧    從集水區高處往下收集:順應水往下流的自然現象,應用重力輸送水,達到較高的能源效益。

‧    讓水流向土壤、讓有機、有生命的表面積最大化:讓植物吸收、補充地下水。

‧    預先規劃溢流水的方向,把溢流水看成資源:可以將雨水被利用的機會最大化。

‧    設計1+1大於2的功能:例如,應用收集的雨水洗衣後,所產生的中水可以應用水生植物過濾,再將水生植物收成堆肥成為土壤。

‧    持續改善水收集系統:觀察雨水收集系統的成效,進行調整改進。

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雨水收集不只有桶式策略,並進一步認識地景對雨水收集的重要性,2012年由樹谷文化基金會贊助大地旅人推動的南台灣千家小水庫水資源再利用計畫除了輔導五個社區設置桶式收集之外,也在台南市大洲的社內社區進行了地景雨水收集的改造示範。將原本被水泥封閉的土地轉變成為可以吸收水份的海綿。

該基地早期被水泥覆蓋,成為一片沒有生命力的空地。在南台灣炎熱的夏天豔陽高照時,水泥持續吸收熱能後,慢慢散出,使得附近的微氣候環境相當令人不耐,也毫無生產力可言。在針對該基地做數次的觀察與思考後,大地旅人的執行團隊決定打開水泥鋪面,並參考自然界中不斷出現的蜿蜒模式來設計水道。彎彎曲曲的水道在一片小小的土地面積上,卻可以增加該區域有生命的土地面積,讓南台灣珍貴的降雨得以在透水的土地上停留時間長一些,被土壤吸收、補充地下水。

為了避免土壤被雨水沖刷同時保持土壤濕潤,開挖後需立即在蜿蜒的水道上灑上許多小種子或覆蓋物。當種子遇水子發芽、成長後,高高低低的植物吸引了昆蟲、鳥類前來棲息或覓食。形成一個人類聚落中可以觀察自然,並與之和諧相處的空間。此外,水道的較濕潤處以及最終溢流處也種植了香蕉,善用雨水來生產食物,讓雨水收集的效益最大化。

讓水流向土壤,解放行道樹

諸如上述案例中讓水流向土壤,以及把有生命的土地面積最大化的概念,其實不難應用。走在都市當中,放眼行道樹的生長環境,不難發現絕大多數行道樹的根系都被埋在水泥或柏油下。只是人類給大自然帶來的束縛畢竟無法長久,樹根長大後多會撐開柏油,尋找出路。當大雨一來,逕流水在硬鋪面上流竄,進入排水系統後快速地流向大海,難以被生物或人們利用。行道樹在長期無法吸收天然水的情況下,多半需要人力或自動澆灌系統來灌溉,不僅浪費水資源,也浪費的抽水灑水的能源。而改善的方法不難,只要將樹根緊緊包覆的水泥柏油打開,並讓樹與有土壤的地表面積稍低於路面,不吝嗇地與行道樹分享天上降下來的禮物,就能減少人力、水資源與能源的耗費。同時能減少大雨時的路面逕流,提高雨水注入地下的比例。

面對全球水資源匱乏這個被忽視的隱憂,身處在台灣的我們,享受著雨量豐沛的優勢,卻名列全球的缺水國家之一,實是因為高度水泥化與忽略地景特性,未能延長我們使用水的次數與時間,白白地讓珍貴的雨水快速流入大海。另一方面,也表示只要我們懂得善用收集水的原則,讓台灣家家戶戶都能成為一座座小水庫,讓台灣的土壤、森林成為吸水、涵水的巨大海綿,那麼全球水資源匱乏的危機所造成的威脅與窘境將不會在台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