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千家水庫 不雨多雨都不愁

你覺得台灣是缺水國家嗎?

在冬日陰雨連綿,夏日颱風狂掃,時有暴雨時有水澇的台灣,少有人會知道其實台灣是世界上排名第18缺水的國家。根據資料,台灣的年平均降雨量雖然高達2467公釐,遠高於全球年平均降雨量973公釐,但是因為台灣多山的地形留不住水,幾乎所有的雨水接奔流入海;近年來更因為土地快速水泥化,土壤的含水能力大幅下降,導致每個台灣人一年平均分配到雨水量,僅有全球年平均的七分之一而已!因此,被聯合國列為缺水國家。

水,除了是生命的泉源,是文明孕育的搖籃,更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水資源有限,社會經濟卻不斷發展,對水的需求持續成長之下,台灣早已面臨缺水危機,尤其台南地區,夏天停水已是家常便飯,時有所聞。

為了解決台灣先天水旱兩極的問題,政府以興建大型水庫的方式來儲水。然而,根據聯合國的研究指出,以水庫大規模集水的方式,不但面臨集水區生態、人文遺失的挑戰,泥沙淤積等問題,更因為水體表面積大,蒸散逸失的水份遠比可利用的多更多!

小而美、分散而多元的集水順應自然又有效益

在大自然的生態裡,其實提供了多元多樣的水源。人類最容易利用的是河水,重要的文明都起源於大河流域,另外依照不同的地域還可使用井水、泉水、雪水、湖水等,其中最乾淨、最容易取得的可說是雨水了。分散而多元一直是利用自然資源最有效率的方式,何不改變中央集中式的思維,化整為零以社區、家庭為單位,打造小而美的私家小水庫呢?

由奇美樹谷文化基金會支持,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發想執行的「千家水庫:整合性社區水資源循環應用計畫」因此應運而生,在降雨極端的南台灣遴選出五個潛力社區作為雨水回收設計示範種子,輔導他們依照自己的需求打造雨水回收系統,降低對自來水的依賴,提高水的自主性。在經過數月的溝通、討論、學習與施作之後,每個社區都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水資源應用方式。

台南市華興里:都會建築善用雨水好典範

華興里位於繁華的台南東區,是五個社區中唯一的都市型社區。里民活動中心是大型的三層樓建築,設有禮堂供民眾婚喪喜慶使用,也有小型教室可上課活動,是華興里民眾重要的公共空間,用水量非常大。

華興里的謝里長在南部熾熱的陽光下晒得黝黑,說起話來客氣溫和,但卻擁有非常的行動力!在社區工作坊完成第一個雨水桶的施作之後,陸續又帶領社區居民研議所有可能收集雨水之處,積極營造了後續三個雨水回收點,共計可收約6.5噸的雨水,可節約的自來用水相當驚人,預計將提供喜宴場地灑掃、廁所用水,以及植栽澆灌等用途。

謝里長說: 「現在常講產業再造,我認為都市社區的產業就是老天爺給我們的禮物,也就是資源再生的產業,例如雨水再利用、太陽能源等!」大樓表面和屋簷的硬鋪面是匯流雨水的最佳平面,華興里深入觀察自身建築可得水源,並仔細設計溢流以及用水去處,可說是都會建築善用雨水的好典範。

華興里活動中心的雨水回收系統都以綠色水管凸顯表示。

左鎮區澄山里:創造自給自足的獨立水源

澄山地處左鎮山區,地勢高、水壓小,因此旱季時常缺水。社區民眾因為經常停水之故已有收集雨水的習慣,本計劃進行輔導時特別說明兩道初步過濾雨水的方式:設置初期過濾桶,以及裝設阻絕蚊蠅的沙網,讓澄山居民能在衛生無虞的情況下使用雨水。

在澄山熱心里民的協助下,最後完成社區關懷中心、澄山國小和彩虹園地咖啡園各1.5噸的雨水桶,共計可收4.5噸雨水,所收雨水在澄山國小可以灑掃,在遊客如織的咖啡園則提供來訪的車友與訪客洗手清潔,大幅降低自來用水的壓力。

加強淨化雨水的集水桶,增加澄山里居民用水的安全性。

新市區大洲里:雨水與旱田最速配

大洲里是樹谷文化基金會環境教育基地的所在地,已營造有生態菜園、堆肥廁所等永續設施。堆肥廁所已設有雨水回收提供洗手之用,但地主老伯卻更需要雨水來灌溉他的耕地。由於台南易久旱,自來水曾是老伯的唯一選擇,然而在千家水庫計畫中,本計劃也在阿伯的耕地旁設置的他私用的個人小水庫,讓旱田時時都有天降甘霖來灌溉,不必苦等及時雨了!

大洲里老伯的田,終於不用苦等及時雨了。

關廟區新光里:跨越鴻溝收雨水

新光社區有著蓬勃發展的社區營造,並透過彩繪屋舍來防止小黑蚊滋生,卻意外地成為觀光客朝聖的美麗小村落。因此,社區有需要提供遊客如廁洗手和灑掃的用水需求。幸運地,新光的活動中心有設置了良好的集水管,因此可輕易地集中難得雨天的雨水,並透過長長的水管提供給鄰近廁所使用。另一處以新光盛產的竹子所搭建的廁所,在社區居民的設計打造之下,也順利地收到上天賜予的珍貴雨水,不但實用,也成為當地居民及觀光遊客最佳環境教育示範。

新光社區所收集的雨水,主要都用在用量大的廁所用水。

七股區樹林里:老屋收雨水,灌溉作物、注生態池

樹林社區地處偏遠海濱,不但少雨,自來水不易到達,更有水源含鹽太高的問題。因此,社區裡的綠化植栽、生態池經常面臨無水維生的窘境。為此,社區原本計畫與活動中心旁的廟宇合作,收集廟宇屋簷雨天時狂瀉而下的大量雨水來灌注幾步之遙的生態池,無奈後來沒有成功。但樹林社區沒有因此放棄,於是善用社區老屋,規劃了兩處雨水回收點,一提供生態池水源以及附近植栽灌溉使用,二供給資源回收站迫切需要的灑掃用水。

只要有屋頂,老屋也能收雨水。善用竹子將與水桶融入周遭景致之中。圖中收集的雨水將可應用重力供給下方較低處植栽區的灌溉用水。

將來自大地的還諸大地:地景收水涵養土壤

地球之所以能滋養萬物,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擁有適當的氣候溫度形成理想的水循環,提供足夠的液態水來生養生息。在健康的自然生態中,降水緩慢地流經地表,形成涓涓細流、或飽滿土壤間隙而讓生命有機會攝取利用。但人類為了利用地表,以各種硬鋪面覆蓋土壤,導致大量降雨快速地流失,在動植物都還來不及使用前就注入大海。

「千家水庫」計畫輔導社區主要著重在便於使用的桶式雨水回收法,然若是要增加土地含水量,減少地表雨水逕流降低水患發生機會,並提供植被充沛水資源不需要額外灌溉,設計方向就是地景收水系統了。

本計劃地景收水的示範主要藉由雨水回收國際工作坊的舉辦,在新市區社內社區的一片停車場進行。此設計是收集停車場鄰近鐵皮屋頂的雨水,在打破阻礙雨水吸收的柏油之後,因循大自然回收水資源的原則:讓水越慢流經地表越好,而規劃S型的溝渠,接著層層蓋上覆蓋物,並種植多樣的植物來降低蒸發量。在此設計完成之後約莫一個月的時間,所種植的小米、地瓜葉、香蕉等植栽就已生長得欣欣向榮,即使多日不雨亦不枯黃,可見土壤含水的能力。


原柏油停車場


打破後的S型渠道,以能濾水的蚵殼做為小橋

數月後發芽的小米、郁郁蔥蔥的香蕉和地瓜葉

「千家水庫」是未來水資源危機的解決之道

樹谷文化基金會的董事長董雅坋說:「短短半年,華興、澄山、大洲、新光和樹林等五個社區皆成功地設計並設置出適合自己社區,也符合在地需求的雨水回收點;社內社區被打破的停車場也成為綠意盎然的農園,生態逐漸繁衍。雖然短期間這些示範點並無法完全取代自來水,但從環境教育、節省資源的角度,每個社區都開啟了小而美且具有啟發性的示範。」

「壩道」(dam solution)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規模集中式集水、單一式供水系統已不再可靠,因為污染、流失等種種因素,陸地上的水資源只會減少不會增加。有鑑於此,我們生活中、生命中重要維生關鍵不應該只有一個來源,「千家水庫」分散而多元的集水方式將是未來水資源危機的解決之道,無論是在儲水、或解決水患等面向,「千家水庫」從草根出發,讓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社區都能發揮積少成多、聚沙城塔的力量,更能親身體認水資源的重要性,深植愛惜自然資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