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的懷舊快速爐 ~適切科技火箭爐

現代人烹煮食物非常方便,拜發達的科技之賜,除了有即開即用的瓦斯爐之外,還有電鍋、微波爐、烤箱等種種不需升火燒柴的烹飪器具,簡單料理一餐,看起來既快速又不傷健康。不過,這些看似不用燒柴的方式,其實燃燒的卻是自然界儲存千萬年的燃料—石油和瓦斯,與直接燃燒柴薪比起來,經過重重的能量轉換與輸送,反而浪費了更多能源,缺乏能源效益。

但是,如果直接燒柴生火比較好,怎麼還會有瓦斯爐的發明呢?其實如果詢問阿嬤阿公們往昔使用爐灶的經驗,他們一定會說「啊,煙很大呀,還要一直吹風,很累啦!」的確,傳統爐灶或簡單燒火烤肉由於燃燒效率不高之故,通常需要不斷的吹氣(增加助燃的氧氣),還會產生大量煙霧(燃燒不完全),造成空氣污染影響健康。於是,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提高能源使用效益,火箭爐應運而生。

火箭爐(rocket stove)或火箭爐灶,是一種應用隔熱與煙囪效應原理而改良傳統爐灶的設計,主要結構是中心的L型通氣管,外圍包覆隔熱材料而組成。當柴薪燃燒時,無法散逸的熱會集中在鍋子底部形成高溫,加速鍋子的加熱也達到完全燃燒,減少煙霧的產生。另外,由於完全燃燒在通氣管中形成真空,新鮮的空氣也會源源不絕自動地從爐口吸入(煙囪效應),不需外額外搧風點火,爐火也能保持旺盛。烹煮食物的效率之高,如同一飛沖天的火箭一樣,大大地縮短烹煮時間,也減少燃料的用量。當然,這也是其英文原名的由來。

移動式火箭爐 小巧可攜好方便

火箭爐的原理並不難,只要了解其運作的原理,並注意保溫、隔熱等細節,就能運用適當的材料製作出符合任何需求的火箭爐。

在最適合戶外野炊的晴朗冬日,樹谷文化基金會的教室聚集了二十幾位拎著瓶瓶罐罐的奇怪人士,這可不是資源回收站,其實是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的孟磊(Peter Morehead)老師,即將帶領參加的學員製作移動式小型火箭爐。這次的工作坊因為強調善用生活中的材料來製作火箭爐,所以學員們都必須自行收集大、中、小三種鐵罐。很有趣的是,從大家所蒐集的鐵罐中,略可窺見學員們日常生活的習性,家裡有小朋友的就有很多奶粉罐,年紀略大的可能就集有高纖燕麥、阿華田或各式飲料罐。不過因為火箭爐中心的L型通氣管需要適當比例方能達到較好的燃燒效益,我們就請大家發揮互助共享的精神,交換彼此的罐子讓每位學員都能製作出理想的火箭爐。

一開始,孟磊老師先介紹了使用火箭爐的原因,強調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點小改變就能節約資源耗費,減緩全球暖化。接著才說明製作原理,並讓學員動手實作。火箭爐原理雖不難,但做起來可不簡單。因為爐身需要堅固耐用,所以必須使用鐵罐,步驟是將中鐵罐和小鐵罐組合成L型通氣管,最外層包上大鐵罐,中間再填充隔熱材即可

(詳細製作流程請參考下列網址: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2862873/IssueID/20101006)。

裁剪鐵罐是個大工程,學員們無不通力合作,卯足全勁。一時間,教室內的敲打聲此起彼落,大家都專注地將鐵罐裁切成完美的組合比例。

這次課程所使用的隔熱材料是蛭石,蛭石是一種礦物,因為熔點高,不易傳導熱,是非常好的隔熱材。將蛭石包覆在L型通氣管外圍,也就是塞在大鐵罐和中鐵罐之間,就形成一層保溫層。這一層保溫層非常重要,除了蛭石,也可使用珍珠石等其他隔熱材,並適時使用粘土填滿縫隙避免熱能偷偷流失、或留下足夠的空氣層作為隔絕的保溫層。有許多火箭爐的燃燒達不到高溫,使用起來產生許多煙,問題往往就在於保溫效果不足。

課程尾聲,孟老師也用幾枝小樹枝現場煮了一鍋麥茶,向大家示範使用方法並試驗燃燒效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學員們的成品也一一出爐,豔陽下,學員們人手一個火箭爐,大家都躍躍欲試,面對有可能沒有瓦斯炊煮的未來,大家又具備了一樣因應的技能,至少可以在陽台準備一個火箭爐!即使在危機尚未來臨,平時與家人朋友圍在火箭爐旁煮茶、聊天,也相當愜意,又深具節能環保的意義呢!

改良的高效率火箭爐灶  適合社區使用

除了可攜式個人火箭爐,煙囪效應當然也可以應用在稍大型爐灶上。在大洲社區水牛的家基地上,孟磊老師根據地主阿伯的需求,設計出比傳統爐灶效率更高的火箭大灶。這個火箭爐灶外型樸拙,符合樸門永續設計的兩項重要概念:一是提高能源效益,二是使用在地素材。

參考阿伯過去多使用大鍋烹煮湯類飲品和甜點讓參訪的團體享用,且需往返家中拿取材料的習慣,孟磊老師將火箭爐灶設置在走道邊,爐體大而堅固,並有足夠易清潔的檯面放置與準備食材,方便阿伯備料使用。另外,孟磊老師也根據熱對流的原理調整設計,稍微縮小爐口,並延伸另一個通氣管。如此一來,燃燒柴薪往上昇的熱氣無法從原有爐口離開,就只能再沿著鍋子往下竄,流向第二通氣孔。鍋子經過兩次受熱,烹煮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此外,第二通氣孔還能當做預熱或保溫的爐口,讓一次少量燃燒的能源獲得充分的使用,一點都不浪費!

大洲的火箭爐灶所使用的材料幾乎都是在地取得的。爐底基座的水泥塊來自鄰近廟宇工程的廢棄石塊,爐體的粘土、泥沙和稻草都來自鄰近的村子或農田,都可說是在地資源的利用。那爐灶表面看起來像水泥的那一層呢?其實那一層的「席阿給」並不是水泥,而是「石灰」,石灰和水泥一樣都有保護和美化表面的效果,但是石灰表面有呼吸孔,可以讓濕氣散失,比起硬梆梆的水泥壽命更為長久,更不容易毀壞。

大洲的火箭爐灶,是名符其實取之於大洲,用之於大洲的低碳煮具!

根據研究,石化燃料已經逐漸逼近產油頂峰期,甚至某些研究認為全球石油產量在2008年就已達到頂峰,很可能十年內就不會再有足夠的石油可以使用了。也就是說,今後支持我們現在所謂文明社會的石油,開採成本會慢慢越來越高,產量卻越來越少。雖然各國均積極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等種種替代能源,但人類若不同時改變目前大量消耗能源的生活方式,再多的新能源開發恐怕也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所以我們其實更應該思考如何改變生活模式,更有效率地使用在地能資源,研發適地適所卻又高效益的適切科技,尋找更不消費自然、更有創意的生活方式,為我們的未來開創另一種可能。如此,才是治本的永續生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