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 – 水水南方國際水資源利用工作坊後記

下雨了,你的心情如何呢?

陰雨綿綿,細雨霏霏,多愁善感的是詩人;滋潤豐沛,飽滿充盈,心懷感謝的是農人;滴水涓涓,水流汩汩,雀躍狂喜的一定是收集雨水的人了。

千家水庫,破除大型集水的迷思

許久,台南地區都已經沒有下雨了。這陣子以來,台南的雨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來時狂風暴雨,大雨數日,旱時豔陽高照,片雲不見。這樣的氣候其實就是台灣降雨的縮影,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年均雨量高達二千多毫米,在全世界降雨數一數二的台灣,每人每年卻只能分配到全球年均雨量的七分之一,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實際上是被列入缺水國家。

為什麼每逢暴雨必淹水的台灣,會是缺水國家呢?這是因為台灣地勢山高水急,河流短促,加上高度都市化帶來的水泥化環境,使得在雨水尚未被儲存起來使用之前,就已經奔流入海了。也是因為如此,過去的政府才會在許多河流上游建築大壩,以留住容易流失的水資源。不過大型水壩或水庫會引發許多環境與社會問題,且集中式的供水一旦太少,民眾就無水可用;太多,又有洩洪引發下游淹水的隱憂。另有研究指出,近年來,全球經由水庫蒸發的水量逐漸高於用水量。這更使促使我們思考,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分散式的小型集水或許會是更好的解答?

就在這樣的思考下,今年大地旅人提出了「千家水庫:整合性社區水資源循環應用計畫」的構想,試圖為降雨量分布較為極端的南台灣提出一些解決之道。位於台南的樹谷園區本身就在水資源的再利用與保育方面著力頗深,因此這構想獲得奇美樹谷文化基金會的大力支持。終於,在九月未雨多日的夏末秋初,共同辦理了舉辦了「水水南方國際水資源利用工作坊」,邀請資深的國際永續生活設計師Joel Glanzberg來台分享他多年來收集水資源的經驗。整合性的水資源管理設計就是Joel Glanzberg的專長,他曾擔任美國聖達非市(Santa Fe City)的流域管理顧問,雖然熟稔技術性的細節,Glanzberg更善於從整個流域(Watershed)的角度來談水資源保育。

整合性雨水收集設計的思考

說到雨水收集,你會想到什麼呢?用一個個的水桶承接雨水?的確,當我們需要直接使用雨水用來澆灌、灑掃、沖馬桶時,這是最常見的方法。但Joel Glanzberg老師跳脫一般人的思考框架,強調雨水收集一定要從整個集水區來思考,小至家庭從屋簷到庭院、車道、人行道的集水區,大至一條河流跨越區域從山到海的集水區,設計收集系統時一定要以全面性的角度全盤規劃。

以家庭的例子來說,一開始要規劃之初,首重長期而仔細的觀察,不只單純地以屋簷為主要收集目標,還要調查雨水之後的流向,計算可收集的雨量,並審慎規劃溢流的去向。一個個小小的雨水回收系統環環相扣,絲毫不浪費。

屋簷收集的雨水儲存在儲水桶內,滿溢後過多的水流至鄰近的種植較低的植物吸收,多餘的水在流至地勢更低的植物。許多小小系統環環相扣成一整體性的雨水回收系統。

以河川為單位的大型集水區,Joel Glanzberg老師則舉了夏威夷傳統農耕的例子。在慣行農法尚未改變夏威夷之前,與其說夏威夷人在耕作農作物,不如說他們在耕「水」,因為夏威夷人是從如何善用水、淨化水的角度來規劃農業區。在流域上游坡度較陡之處,夏威夷人設計的是沿著河邊延伸的狹長梯田,上個梯田溢流的水,會持續灌溉下面梯田;在下游坡度較緩的平原,則是大範圍的芋頭田。從上游流下來的水,過程中無論加入的是落葉或村莊廢棄物等有機質,都會在梯田、芋頭田等重重生物淨化之後,大量減少營養鹽,最後並在入海口設置魚塭,讓整條河流集水區所收集的養分充分成為生產人類所需食物的養料,又徹底潔淨水源後放流入海。Glanzberg提到,近年夏威夷人開始復育海口魚塭,但仍發現海口累積了過多的營養,如此可見水資源的系統性管理自然有其道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性保育仍無法解決問題。

夏威夷傳統的集水區農耕系統

來源:集水區上游的梯田

來源:集水區下游的梯田

來源:從桶式到地景雨水收集

「千家水庫:整合性社區水資源循環應用計畫」已經輔導台南華興、左鎮澄山、關廟新光、七股樹林,以及新市大洲等五個社區,觀察、規劃並設置適合各社區的桶式雨水收集。而本次國際工作坊中,由Joel Glanzberg和大地旅人的孟磊(Peter Morehead)老師則示範了如何進行地景雨水收集的規劃設計,基地地點就在樹谷文化基金會所輔導的社內社區。

社內基地其實是當地楊媽媽家族的土地,她曾經將這一塊地租給鄰居作為停車場,原先肥美的農地上因此鋪上了水泥和柏油,這樣的硬鋪面就成為土地的防水層,滴水不透。本次工作坊的主要任務就是打破這塊農地上的水泥和柏油,將雨水還給土壤,讓土地呼吸,讓綠意生長。於是,社內基地就成為地景收水的最佳示範。

學習以地景進行雨水收集的第一步,就是觀察判斷雨水從哪裡來。在社內社區的這塊基地上,擁有收集雨水最大潛力的就是周圍鐵皮倉庫的屋頂了。老師們請同學評估當一小時下了1公釐雨時,這塊屋頂可以收集多少水,經過每組學員思考計算後,沒想到短短一小時下的毛毛雨居然就可以收到快六噸的水,非常驚人!

第二步,就是需要了解雨水落到地上後往那兒流。此時,水平儀就是我們最好的工具了,因為水往低處流,只要用水平儀畫出等高線,就能輕易判別水的流向。學員們在此次工作坊中學到的兩種簡易水平儀的製作方法:A型水平儀和水管水平儀,這兩種水平儀只要使用簡易的材料,就能輕易製作,且使用方便。雖然不是在基地上實際測量,學員們以竹竿、麻繩和石頭完成後,仍紛紛興致盎然地畫出試驗地上的等高線。

接著,當然就是要破除土地上的水泥和柏油。不過這是一項大工程,所以事先就先請怪手代勞了。在挖破硬鋪面之後,依照老師們的設計挖出雨水的水道,水道目的是要讓雨水的流速盡可能變慢,並盡可能流經所有地表,因此,基地上就出現了一個大大S型的溝渠。因為其蜿蜒的形狀,這條大溝渠能在偶爾的暴雨時水減緩水的沖刷速度,且因為其較大的表面積,增加雨水滲透入土壤補充地下水的機會,讓地面回復其自然、如同海綿一般的功能。

最後,學員們在S型水道的盡頭堆疊上層層的雜草作為有機質,種下香蕉、地瓜葉、芋頭等植物,並在水道出口處完成一個愛水又愛肥的香蕉圈。其他已經挖開的土地也不能繼續裸露,裸露的土壤會在雨水、太陽和風的侵蝕下流失養分,所以大家又延著水道撒下了各種穀類的種子,期許它們成為保護土壤的先驅植物!

以集水區的眼界來收雨水 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社內基地的實作課才將近完成,當大夥圍成圓圈,正想要為這片重見天日的土地祝福之時,久旱未雨的台南天空突然就烏雲密布,在大家都還來不及防備時,豆大的雨滴就嘩啦啦地落下,打在隔壁倉庫屋頂上響起一陣陣清脆的聲音。這一群收集雨水的人,剛剛完成一項作品就獲得老天爺的眷顧,賞了一陣及時雨,連澆灌香蕉圈的動作都免了。大家都忘了躲雨,難掩興奮地觀察著雨水落下的情形。雖然身上淋濕了有些狼狽,但這一場雨讓大家開心地笑了,也為「水水南方國際水資源利用工作坊」下了最好的結尾。

之前跟朋友聊到回收雨水時,要不是聽到「如果沒有水,那麼就無水可收,不需要收雨水」,要不就是「台灣水那麼多,用都用不完,不需要收雨水」。兩相對照,頗為有趣,不禁令人莞爾。其實,雨水收集就如同儲蓄,有收入時儲存起來以備後需。若從集水區的概念來思考,上游妥善的處理水、收集水,下游就不容易發生水患和污染。整個集水區的水源涵養充足,整體生態環境就會健康,地下水的蘊含豐沛,河流的水量就不會雨旱兩極,泉水與井水也會乾淨不虞匱乏。這個觀念,相信這是參與這次工作坊學員的最大收穫。

下雨了,你是雀躍狂喜的其中一員嗎?別再讓它輕易流過,讓我們一起來觀察雨水的去處,好好地規劃一道路線,讓雨水緩慢、蜿蜒地滲入地表,滋養我們的土地與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