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二月初,台灣的冷列與陰雨讓人哆嗦不斷。我卻開開心心地打包著,準備前往陽光閃耀的南半球,拜訪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的發源地–澳洲。
而位在澳洲的新南威爾斯地區,一個以彩虹之域(Rainbow Region)名為的區域是我嚮往已久的目的地。這個區域從一九七○年代起就聚集了許多藝術家及環保人士,是個崇尚自由、和平與多元文化的所在。我在停留澳洲期間所拜訪的生態社區—彩虹之境樸門永續設計鄉居聚落(Jarlanbah Permaculture Hamlet)就坐落在這個區域中。
彩虹之境距離該社區最近的生活機能中心– 尼姆賓(Nimbin)僅約一點五公里,無論走路或騎單車,都是相當便利。這個社區顧名思義,是以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的概念來設計,面積約22公頃,是一個鄉村型住宅開發社區,共有43戶民宅,每戶約占了2000至3000千平方公尺。
為一生終老而設計的居所
這一天下午,新南威爾斯的氣候溫暖而潮溼,我與彩虹之境生態社區的設計者,羅馪法蘭西斯女士以及一群樸門永續設計的學習者一同散步,拜訪這個曾獲得澳洲生態永續發展卓越獎與最佳實踐案例的社區。法蘭西斯女士的農園與彩虹之境比鄰而居,中間隔著一座原生植物森林。我們沿著森林邊界往上走,潮溼的空氣中散播著泥土的味道。
不久後,我們一行人來到一個相對高點,大夥自然而然地停駐了下來。往下一看,涓涓的瀑布從岩壁流下,除了水聲,四周安靜地讓你想要摒息,就怕自己的呼吸聲破壞了此地的神聖與靈氣。這個幽靜的地方正是彩虹之境居民的「聖地」(sacred place) – 在此,人們可以透過有形、無形的儀式:冥想、靜坐、或僅僅是散步…重新找回能量以及與大自然的連結。
離開了社區聖地之後,我們緩緩前行。就在一片較為空曠的林下,羅馪指著林下的幾顆大石頭說,此地是當地居民的墓園。這對台灣人來說,埋葬在自己的社區中似乎是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概念。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能夠在自己一生歸屬的居所中老去,自自然然地回歸土地,何嘗不是一種真正「老有所終」的幸福?
善用陽光是住民的特質
穿過林子後,我們正式進入彩虹之境內。這裡的路不寬,除了主道路外,多是剛剛好夠一輛車通行的寬度。這樣的小路並不會造成交通不便,因為在社區內並不需要開車,鄰居之間雖保有相當的隱私空間,但距離也都恰到好處,無論騎車、散步都有很高的易達性。穿梭在彩虹之境內,我很快就被一棟棟很有個性的建築吸引。倒不是因為房舍都很豪華,而是每一棟房舍都透漏著主人的喜好、個性。你會忍不住猜測,住在裡頭的人兒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行業?平時做什麼娛樂?而從我們一路上所見到許多人在自家外忙碌的景象,其實不難想像這裡的人似乎都很享受自己動手營造家園的樂趣。當然,也有許多人輕鬆地與家人朋友坐在陽台、前院聊天,度過愉快的下午。
一棟棟形形色色的房子雖各有千秋,但都共同的特點:善用陽光。
飲水思源頭
彩虹之境在規劃之初,就訂定了居民必須共同遵守的社區規約。買主所支付的購地費用,還包括兩週樸門永續設計基礎課程的學費,確保所有住進來的第一代居民都能了解社區設計的核心價值。基於飲水思源與感恩過去原住民對這片土地的呵護,並尊重多元文化的歷史與文化,所有入住者都同意繳交象徵性「租金」給當地的原住民組織,作為原住民文化工作推動的基金。這種飲水思源的價值觀,除了是一種回饋,在我看來,更讓所有居民與土地、在地文化產生緊密的連結感。
飲水思源的另一層意義則體現在彩虹之境整體設計對水資源管理的重視。早在1990年代初期羅馪女士設計此一社區時,就相當重視水資源保育,除了設置雨水收集設施,社區內所有的中水與污水都經過現地進行處理與回收。社區景觀大多利用多年生的可食地景來取代傳統景觀美化。而耗水、難照顧的草皮低於基地面積的20%。
與萬物分享大地
彩虹之境是一個強調人與自然共存的居住所在,而實際的設計規劃讓這樣的理念不僅僅是人人朗朗上口的口號而已。基地的功能、分配與設計方面,盡可能與自然界的其他成員分享空間。住宅區所占的面積不到總面積的一半,其他區域則劃分為雨林復育區、有機種植區,以及永續林業區等用途。
考量到居民生活所需都應盡可能在社區內取得,彩虹之境有8%被規劃為幾塊有機農業區,且錯落於住宅區之間,提供給居民租用或作為社區共有的食物生產用地。無論你住在社區的哪一個角落,住家附近都有菜園可使用。而被劃為永續林業區的地方,主要生產薪柴、家具與工藝的作物,同時也扮演著野生物棲息地保護區的角色。社區範圍類的雨林復育區約占22%的土地,除了作為森林用地之外,也包括保育當地河川的原生物種,森林用地當然同時又扮演野生物棲息地與廊道的角色。
小而美的社區規模,利於互動
一個安全、開放的公共空間往往是營造社區精神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彩虹之境社區內有部分區域作為純開放空間,不做任何有形的硬體規劃。居民的活動核心區則位於基地中心,提供開會或活動使用,步行就可抵達,大家不需要為了聚會而開著車子前往。這一區還規劃了社區育苗中心、兒童遊戲場、遊憩用廣場空地與蓄水塘、社區公共器材的儲藏空間。而為了提高易達性,社區中有15%的面積被用開闢四通八達的小路徑,穿梭於各住戶間。提供車子使用的主要道路速限40公里,寬度以最小化設計,並沿路種植果樹、堅果、原生樹種,讓每個空間都具有生產力,也能增加人與自然互動的頻率。
這些以人為尺度的設計規模,讓彩虹之境的公共空間中多出了許多潛力。由於步行的人多,道路旁可以創造許多有趣的節點,成為社區生活幸福的煋火。即使是我這個外來訪客,也在短短的拜訪中受惠。
我們在某主要道路上行經一個小亭子,裡頭設有一個以竹管排列而成的信箱,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住戶的號碼,簡單明瞭又不失功能性。亭子的一面小牆印著有機食材販售的字眼,但其下方的小桌子卻放著一個小箱子,裡頭裝著一串剛採下的有機香蕉,免費與人分享。看到這串香蕉時,因為正值下午茶時刻,我們一行人都頗為興奮,一人拔了一根,開開心心地邊走邊吃,就像小朋友的午後戶外郊遊一樣。
永續生活的最佳範例
彩虹之境每一區域的規劃都發揮多重的功能,沒有一塊地是只為了單一目的而存在。它是澳州新南威爾斯第一個鄉村社區與生態永續的開發案,還曾受新南威爾斯省規劃部列為生態永續發展卓越獎與最佳實踐案例之一。
從照顧地球、照顧人類以及分享多餘的三個人類與環境共榮的大目標來看,彩虹之境的位置和設計理念相當實際、入世,證明你不需要遺世而居,也不需要一望無垠的土地面積,才能夠降低生活對環境的影響與破壞。
在認識了一些生態社區之後,我發現,一個社區是否真正的永續或讓居住其中的人感到幸福,似乎無關技術,如何在設計與營造社區的時候,真正考量以人為本,同時了解人的幸福與自然環境的品質、鄰里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才是創造優質、永續社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