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旅人嘎噹噹基地的實習見學

[前言]

第一次接觸到樸門設計是在高中後,看到了慧儀及Peter老師的書《向大自然學設計》;而後以壓歲錢報名了大地旅人於2012年舉辦的樸門設計認證課程(PDC)。當時後在三位老師的教學之下,了解了樸門設計的基礎理論、科學知識以及其社會性及經營的面向。當時的我幼稚的以為,上完PDC馬上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已經在邁向樸門大師的路上了;於是我與同一屆的朋友蔡山,相約在他的故鄉宜蘭進行設計的實作與房子的改造。當時我們除了忙著農事及幫忙搬家之外,便是站在房子前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我才了解,實作是需要被引導的。有許多網路資源可以查詢工具的使用、影片闡述如何自製(DIY)一項實用生活小物;當然,也可以請教資深的前輩及老師,如何實作樸門設計、農耕方法、以及木件及金件加工中較簡單的部分。我來大地旅人台東基地實習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學習實作技術,增進自己所不足的部分。

而本文會以流水帳式的工作紀錄配合個人啟發來做書寫。

[啟程]

這天到了台東火車站後已是中午;暑假的正中午,到處都有許多旅客,但我不是抱持著來玩的心態;而是希望來學習,並且有點緊張得要投入一個月未知的工作。由於錯過直達班車,便坐車回市區至海線總站再坐車至都蘭。到了都蘭的小七等待慧儀老師的接送,並認識了同期的工作夥伴令翰。此時我非常好奇我能在這一個月中學得什麼技能。

[關於實習生活]

坐車到了住宿地,便是實習生活的開始。到了住宿的地方離站牌不遠,是個三間小房子組成的溫馨屋子。頭幾天到這裡,因為天氣稍熱的關係有些不習慣;但後來我以小電扇吹氣窗來進行簡單的對流,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習的過程中,慧儀老師曾提到:「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短缺的未來,所以……。」;我認為這個概念的核心是,兩位老師的生活及教學,是在給我們一個城鎮轉型的示範。這些能源及城鎮轉型的概念,在實習生的工作中也可以發現其道理。目前實習生在住宿地方的基本工作有幾項:

  • 掃地:看似平凡的掃地工作,除了維護環境整潔及美觀的功能外,也把落在水泥地板上的樹葉、枯枝等有機質回歸土壤,還有欖仁及龍眼等種子做蒐集。
  • 照顧廚房菜園:在我前一梯的實習生,已經將菜園的雛形建立,砌好堆起的石頭、堆上較深的土壤、並製作了適當的步道。廚房菜園可以消化掉廚餘、種植當令蔬菜;同時又是靠近家戶,易於照顧及集約的栽培不同的蔬菜及香草類的作物。雖然過程中歷經許多人不同的播種及規劃,但其收成應是可期的。我也和同期的夥伴令翰一起種植了一些當令的蔬菜及多年生的植物。
  • 餵雞:通常雞可以消化人類大部分的廚餘,但有時廚餘並不多,須以椰子或麥片補充。Peter老師也提到,可以將樹葉等有機質,鋪上帆布數天之後打開,會聚集許多小生物供雞隻食用;這樣的方法也會使得這片被蓋起來的地方,被雞隻啄食之後,土壤也會因雞隻翻土的習慣而鬆軟。
  • 工具與腳踏車保養:腳踏車是轉型期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腳踏車除了移動方便之外,亦是良好的省能工具;然而,腳踏車非常需要被細心保養,以增長其壽命。因此我便上網查詢如何調整剎車、並且為腳踏車的一些部件上油。同時,也重新分類了一些工具的擺放跟管理,以利後續使用者的拿取。

而實習過程中,我體會到「聰明的適應問題,比撿到好貨更重要」,我們不一定時時刻刻能夠依賴科技產品或者能源;但是我們能靠著充分的工具跟自然資源來想出及達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不過我們還不定期到垃圾桶邊撿了許多「好貨」;使用過的水果套袋、可疊層蒸煮的白鐵盤、以及可以加工製作不同用品的鐵桶或鋁罐。

[基地動物系統]@基地

動物系統的維持是嘎噹噹基地重要的工作;他的目的是生產動物蛋白質、利用禽畜糞便作為堆肥、消化福壽螺;我們甚至可以將動物系統視為一個子系統(Holon),而水池系統、稻田區等等則是一個大的系統,互相獨立卻互相支持運作。圍籬中飼養了許多雞、鴨、鵝以及兩隻火雞,這些小動物有時會飛或鑽出圍籬,因此我和令翰以回收的長竹片進行補洞。餵飼動物的部分,則以福壽螺、香蕉皮、廚餘、布袋蓮、椰子為優先的餵料,最後才是飼料麥片補充。

椰子是從下都蘭的椰子水攤販所砍剩的椰子殼,經過剖半後可以供雞隻食用。有趣的是椰子殼會沾上許多鴨子的排泄物,也有助於後續利用;我們可以將椰子殼移置於苗圃區或香蕉圈內,變成育苗及植株生長必要的有機質。而布袋蓮是水池中生長快速的入侵種,基於「優先利用入侵種」的原則,布袋蓮可以打撈起來做為動物系統區的覆蓋物、食物,鴨子也樂於食用布袋蓮的鮮花。

動物系統內充分展現了經由樸門設計所介入農場運作的系統性,將不同系統輸出及輸入的產物鏈結起來,成為生產資源,避免不必要的廢棄物產出。

母雞與小雞
母雞與小雞

 

 

 

 

 

 

 

 

[插秧二三事及SRI系統]

在實習期間,最花時間及體力的勞動當屬插秧的工作。老人家都會提醒,插秧時要將屁股翹高、背部要放鬆,我們也都會互相提醒;由於我的身高及體態使我容易痠痛,我非常注意我的插秧姿勢,以避免受傷。插秧期間,除了兩位老師、實習生姊姊Emily Lin及我以外,還有劉老師、Emily及巍木熱情幫忙;透過協力的工作,將進度縮短許多。然而大家一定會覺得,都已經21世紀了,怎麼還有人在用手插秧?目的是什麼?難不成要把大家累死?

原因是Peter老師使用的是SRI的技術進行本次的插秧。SRI的全名是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直譯為「集約稻作系統」、亦被稱作「強化稻作栽培體系」。此系統源自於馬達加斯加,並廣泛的運用在人口密集的農業地帶,例如印度等該發中國家。此套系統的方法有原則及衍伸的各種技術,其中原則有以下四項:

  • 早熟的、快速的、健康的植株
  • 減少植株的密度
  • 以有機資材增進土壤條件,使土壤肥沃
  • 減少並有效的控制灌溉水量

然而,這些原則在變成特定的技術施作以前,都可以視土壤條件、水資源、勞力條件進行更動;這些原則一樣也可以用在小麥、甘蔗、豆類、小米、苔麩等作物。配合早期的8到12天的幼苗、單株或二到四株、行株距25公分等等的施作方法,以最低的水、能源投入達成較高的產量。同時這些技術可以促進根系發展、減少水資源使用因應氣候變遷、在應用上是以肥沃的有機質及土壤覆蓋稻草來育苗。

然而,有一些研究顯示,SRI的產量不一定能超越主流的慣行農法,但在九成左右(我們也要來好好等待,這批米的產量如何);卻能夠在未開發地區相對而言提升產量,施用的地區不同是有不同的產量比較。同時,由於是手插秧的田地,我們多人四天只差好一分地的秧苗;相較於機械化栽培,可能四分地只需要30分鐘就可以完成,插秧的效率實在無法匹敵。但在不同的思考脈絡下,SRI的低效率可能是因應轉型的好方法。如果以手單株插秧,能夠減少後續管理的時間、避免大旱無法淹灌、單株分孽數高、並且避免機具到田間以利土壤復育,其效益是無法直接量化比較的。

◎更多關於SRI的資料

http://taiwansri.blogspot.tw/

http://sri.cals.cornell.edu/

http://sri.cals.cornell.edu/aboutsri/methods/index.html

 

稻間鴨
稻間鴨

 

 

 

 

 

 

 

 

在田裡跌了一跤

[香蕉圈]

香蕉圈是一項基本的樸門設計,妥善的運用了負面的輸出(垃圾),變成我們所需要的果實與食物。它也是樸門設計的基本功,其實就是挖一個大洞,鋪上覆蓋物,把香蕉圍一圈就完成了。然而施作香蕉圈的方法及其應用則是變化多端。

以此次實習作的香蕉圈為例:前一位實習生挖了一個半徑一公尺的洞,深約六七十公分,並且以土堆堆該外圈;壁面由外向內呈四十五度角。接續我以大量椰子殼、木頭、有機質垃圾覆蓋後,再以布袋蓮敷於表層;其中,外圈之布袋蓮以正反交替方式覆蓋多達四層,墊起來雖然有點高度,但日後會消水而平舖在表面上。接者以六角形部分種植香蕉苗;香蕉幼苗亦需要大量水分,覆蓋前須將土壤澆水濕透,後續澆水亦需將水澆透覆蓋物至土壤。

C:UsersUserDownloadsgadada12048534_1068082869869832_61282230_n.jpg C:UsersUserDownloadsgadada12048659_1068082926536493_342856644_n.jpg

香蕉圈 覆蓋前/種植了甘蔗和地瓜葉

另外,以香蕉的間隔種植甘蔗,甘蔗是重要的糖分來源與作物。也因此會有十二棵高大的植物;香蕉可以換成木瓜取得果實、甘蔗亦可換成樹薯取得澱粉。同時,周邊可以放置薑科植物、芋頭、地瓜、月桃等作物。

透過實作香蕉圈的過程中,除了對覆蓋物的比例及體積更能掌握,也是歸零再學習自己已知的知識。

[看到問題、找到答案]

在此次實習的過程中,有電力及馬達馬力的問題,使得抽水馬達的水量無法供應水田所需;Peter老師和令翰還有我一起嘗試了許多方法。或者,我自製了撈起布袋蓮的長型工具;以舊的塑膠管及特殊的電線,製作防狗的圍籬電線;試著誘捕福壽螺幼苗的陷阱;在大家通力合作下製作水池、兩位老師蓋自己的廚房等等。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拔舊家具的釘子,取得木料、以及製作自己的火箭爐。除了學習新的技術以外,更重要的是動手操作一次的重要性;動手能幫助我們學習妥善的使用工具。在一個月的實習中,我也感受到,這樣的過程啟發了一種使用工具的潛能,能初步的自己找工具解決眼前的問題或改在什麼東西。

以火箭爐製作的過程為例,由Peter老師解釋其原理及工具的技巧後,需自行完成一個小的火箭爐。經過摸索後終於做出雛形;我就在製作完成前試燒了一次,並自己簡單的調整一些接縫處,再由慧儀老師指導使用黏土封口並完成後續製作。

C:UsersUserDownloadsgadada12053103_1068082953203157_1937980835_n.jpg C:UsersUserDownloadsgadada12033421_1068082949869824_1188613763_n.jpg

火箭爐原理/製作前

C:UsersUserDownloadsgadada12026643_1068083229869796_404385715_n.jpg C:UsersUserDownloadsgadada12048508_1068083239869795_1631447237_n.jpg

火箭爐半成品/成品

[與動物互動,看到生老病死]

另外一個相當大的感觸是,一個月內見證了動物的生老病死。有疑似被咬死的成鴨、受傷斷腳的母鴨、被BB(基地的狗)趕跑的蛇、從一個小洞鑽進椰子殼裡的初生小雞、孵蛋的母雞和新生的十隻小雞群、飛進房間的大胡蜂。還有我在操作鬆土叉時,也意外地傷到自己的腳(工具安全真的很重要!)、還有學習如何對付路上的狗。

這些面對生命的經驗有興奮及悲傷,有保衛自己的姿態與共存的友好。也同時在學習面對不同生物時,作為不在是主宰者的都市人類,重新學習各種生命的輪替,是一個樸門學習者的必經過程;這些道理,無一不是跟著季節及生態互動在工作的。這使我更加相信生命間的互動,是需要互相學習。

[食物森林]

基地的西半邊有一區由Peter老師經營已久的食物森林;六年的時間,兩位老師透過樸門設計與技術、良好的排水,把這片土地從廢耕的水田變身成一座食物森林。

在實習的日子裡,有一項頗粗重的工作是砍樹。砍樹在都市裏頭聽起來是相當不正確的一件行為;事實上,砍樹有砍樹的倫理、目的、方法及條件。如果砍樹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大的一己之私的生存環境或利益而犧牲其他人或動物的空間,則不盡理想;然而,食物森林的管理中;調節歧異度、競爭、與孔隙才能增進其他植物的生長、加速生態與植物族群間的演替。我所砍的樹是血桐、銀合歡、構樹等先驅的樹種,並且是部分、疏枝式的進行;以利調節陽光進入的比例,使得果樹及其他物種得以生長。

食物森林的選擇也以適應在地氣候的果樹及植物為架構,例如芭樂、釋迦、葡萄柚、月桃、甘蔗及各種豆類植物等等。

Peter老師也和我一起以回收的各種塑膠袋來為水果套袋。

經過這些日常操作,我也對食物森林有粗淺的了解;而在參加後來的食物森林活動時,我對照遠道而來的講者所陳述其經驗,了解一個食物森林的經營,是從長計議、可以共同協力打造、並且需要良好的設計及經營。

[後記]

一個月的實習,我學習到我需要補足我深深不足的實踐經驗;當然這也非一蹴可及,在都市的生活中,我會繼續實踐任何符合樸門原則的生活模式。同時,我也體認到,樸門設計就是生活的設計;它是美學的、有趣的、功能性的,更重要的是它是符合倫理的設計。雖然跟石油時代的生活比擬並不「方便」,但面對後石油時代的來臨,我們必須提早準備;也因此,我常笑稱兩位老師是唯一會活下來的人。

實習的休息期間也有去大地藝術季、藍蜻蜓和鐵花村吃喝玩樂,體驗了不少東海岸的生活步調。這一個月來也有勞Peter老師及慧儀老師照顧。許多東海岸的人、事、物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並不能細細品嘗,但永續和緩慢的生活步調,是在西海岸人所沒有的資產。

椰子雞
椰子雞